发布日期:2025-10-12 15:46 点击次数:68
9月13日,《参考消息》报道了特朗普的最新言论,他表示对普京的耐心正在迅速耗尽。此番话语,像是给俄罗斯发出的“最后通牒”,与他在八月与俄罗斯达成一定进展后对乌克兰问题的积极评价形成鲜明对比,也表明特朗普对普京的不满正日渐加剧。
很明显,特朗普的这番表态不仅显示出他对普京的不满,还标志着他对俄罗斯“交易式”外交策略的初步失败。此前,特朗普可能希望通过个人魅力和高压手段并行,迅速结束乌克兰冲突,为自己的第二任期外交成绩单增添一笔浓重的色彩。然而,普京的坚韧谈判态度和战场局势的变化,显然超出了特朗普的预期。此外,来自国内的压力也迫使特朗普必须表现得更强硬,尤其是在对俄罗斯的政策上。
这场对普京的“通牒”不仅是向莫斯科发出的,也是为了向国内观众展示自己的强硬姿态。特朗普的外交风格依然是他所谓的“不可预测性”策略的体现,这一策略的核心是通过制造巨大的战略不确定性,让对手陷入焦虑和错误判断,从而迫使对方做出让步,最终为美国争取最大利益。但这种策略在面对具有深厚战略耐心的俄罗斯时,效果显然有限。莫斯科方面对特朗普的风格早有应对方案,绝不会因为几句威胁就轻易失去冷静。
展开剩余69%更为关键的是,美国的这种外交不确定性,反而产生了意料之外的副作用。它不仅未能有效威慑俄罗斯,反而加速了盟友体系的分裂,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反应最为明显。最近,柏林的一份机密备忘录曝光,内容令人震惊。德国陆军总司令阿方斯·迈斯中将提出了一项全面扩军计划,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现役军人数量几乎翻倍,国土防御部队规模扩至三倍以上,以建立一支能够应对高强度战争的“欧洲主力军”。
这两个事件之间有着深刻的因果关系。德国的扩军正是俄乌冲突带来的“时代转折”的体现。冲突的爆发彻底打破了德国战后数十年的和平主义共识。背后的逻辑也非常明确:无论白宫的领导人是谁,美国的战略重点已不再是欧洲。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和潜在的战略收缩迫使欧洲必须开始为自己的安全负责。德国扩军,实际上是在为整个欧洲构建一条“钢铁脊梁”,以应对一个不再完全依赖美国保护的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波兰政府也早已宣布将加速其扩军计划,预计在2030年前完成部队的现代化部署。与此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屡次强调“欧洲战略自主”的紧迫性,表示“未来的安全必须由欧洲自己担保”。这些举措表明,一个长期依赖于规则、制度和盟友协调的后冷战秩序正加速崩溃,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基于实力的秩序。在这个新秩序中,大国将通过强硬的武力展示和集团对抗来确保自身安全,而信任将被猜疑所取代,合作也将让位于竞争。
德国的大规模扩军并不是单纯的国防调整,而是全球格局变化的明确信号。它标志着大国博弈进入了一个更加激烈、风险更高的新阶段。特朗普对普京的耐心耗尽,德国对和平的耐心也似乎已经耗尽。前者是外交策略的重大变化,后者则是历史性的战略转向。
这两件事同时发生,为未来十年全球地缘政治的演变拉开了冰冷的序幕。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注重实力、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俄乌冲突不再是地缘政治的偶然事件,而是新常态。德国的坦克、士兵,以及特朗普的“通牒”,都是这一时代的标志。当大国不再掩饰对实力的追求,小国则不得不在大国之间选边站队,全球安全的局势注定会更加动荡和分裂。由华盛顿和柏林分别上演的这两场“大戏”,其实才只是变局的开始。
发布于:天津市Powered by 彩票预测软件是真的么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